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弘扬文明道德新风尚,促进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更好地发挥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和带动身边干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经县文明委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开阳县年度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具体如下:
评选对象和范围
1.从年各乡(镇、社区)、县直各部门推荐到县文明办的身边好人中推选;
2.已获得全国、省、市、县命名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不作为本次推选的对象。
评选标准及类别
(一)基本标准: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开阳,积极投身开阳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品德高尚、事迹突出、群众公认。
(二)参评类别:
1.敬业奉献好人: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积极贡献,取得较突出的成绩;
2.孝老爱亲好人: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事迹感人。
3.诚实守信好人: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严格自律、履行承诺;
4.助人为乐好人:主动给他人无私帮助,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赢得群众赞誉;
评选名额
1.年由各乡(镇、社区)、县直各部门推荐到县文明办的身边好人共计90人,经政审后通过网络投票,择优评选出开阳县年度“身边好人”初步人选20名。
2.县评审领导小组对初步人选进行评审,并在推荐单位所在地进行公示,经公示无意见后,报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审定,由县文明委正式下文命名、表彰。
工作日程
1.网络投票时间:年1月1日——年1月10日23:00;
2.评审领导小组审核时间:年1月12日前;
3.公示时间:年1月20前;
4.命名表彰:年2月16前。
孝老爱亲
1张银秀张银秀,女,城关镇顶方村干榜组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张银秀的丈夫常年在外,所以照顾家庭的重任就由张银秀一人承担。公公婆婆多次生重病,无论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她都从未落下过一次。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儿子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同时还用心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配合村里开展相关工作,热心参加公益事业,用自我的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精神,为和谐社会的建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孙良英孙良英:女,工信局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拥有着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那一年,孙良英的哥哥患病去世,留下年幼的侄女,孙良英还主动挑起了抚养侄女的重担,在她的谆谆教导下,如今女儿和侄女都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她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却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3张娅张娅,女,汉族,现年25岁,于年嫁到禾丰乡穿洞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三年多来,一直没有与祖父、婆婆分家,与她们一起吃住,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互敬、互助、互爱,方能家庭和睦。在家庭生活中,张娅对祖母和婆婆的照顾可谓体贴入微。张娅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4周孟福今年36岁的周孟福是禾丰乡典寨村杨方九组的一个普通的农民,拥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年11月一个深夜,时年69岁的母亲因突发中风导致瘫痪,只能在床上度过余生。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长达三四年的时间里,由于母亲身患重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独自承担起照顾、护理母亲、照顾好家庭的重担。他说,“妈妈照顾了我一辈子,我也要好好照顾妈妈,她活着这才是一个家。”我没有选择,只能用细致地照顾生病的母亲。他的孝心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他精心照料瘫痪母亲的事迹,渐渐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5孔维学孔维学,开阳县金中镇金华村碾房组村民。珍爱亲人,团结邻里,勤劳善良,任劳任怨,识大体,顾大局,是左领右舍称赞的好婆婆,好邻居。媳妇迈进门,就是自家的人。儿媳生病住院,她日夜守护,按时给她送饭、吃药,换洗衣服,精心照顾。邻居有困难,主动为他们送去毛巾被、毛毯、衣物等生活用品。
6赵珊赵珊:性格温婉、待人和善、心细如发、勤劳持家,从没有跟公婆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7姚兴荣姚兴荣:开阳县米坪乡中心学校教师,她用善良之心、博大之爱,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行动不便的婆婆,营造了充满关爱的温馨之家。她以顽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行支撑起了一个家庭,是社区居民眼中的好儿媳。
8张兴碧张兴碧:开阳县米坪乡米坪村人,多少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年老体迈的公婆、瘫痪卧床的丈夫和两个幼稚的孩子,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
9黄丽锦黄丽锦,女,南江乡龙广村枇杷哨人。她十分孝敬公公婆婆,把公公婆婆当成自己的爸爸妈妈,细心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与老人聊天。经常帮助街坊邻居接送小孩上学,关心空巢老人,热心村集体公益事业,用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和真情,爱老人、爱家庭、爱邻里。在孝与爱的氛围中,一家人的生活和和美美。黄丽锦夫妻还把学到的果树种植管理技术分享给大家,每年邀请专家给村民开展技术培训,她的果园带动了龙广村的名左右的妇女致富。
10何跃洪何跃洪,男,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人,他把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孝道”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就身患重病,不仅要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还要帮助母亲维持家庭生活。由于时间的流逝,母亲慢慢老去,在他心中,母亲这一辈子经历了的苦难不可胜数。父母在不远行,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选择就近打工,虽然工资低了些,但方便照顾老迈的母亲。虽然不能给母亲荣华富贵的生活,但一定给母亲安详的晚年。他是母亲的好儿子,儿子的好父亲。
11蒋莉蒋莉,是南山社区南江居委会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的一名员工。作为女儿,她贴心照顾父母;作为妻子,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好丈夫的工作,原本在单位福利很好的蒋莉义无反顾辞去了工作,挑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做饭洗衣,照顾老人、料理孩子,任劳任怨;作为母亲,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她以孝道为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质。
12李朝芬李朝芬,在婆婆因患肺气肿病重瘫痪在床、公公脑梗塞住院期间像亲生女儿一样悉心照顾,年,丈夫患结肠癌,手术后身体仍然不好,家里的大小事宜,粗活,脏活,累活也是她一人承担,没有埋怨。她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两个儿子言传身教,如今两个儿子都从重点大学毕业,并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和幸福小家庭。她是大家眼中的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
13罗明莲罗明莲的家庭是南山社区辖区一户重残家庭,其丈夫年1月不慎摔伤,半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儿子离异且无业;女儿年5月发生车祸,右脚骨折,在贵阳住院花了医疗费9万余元,给原本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在家庭面临重大变故和困难的时候,一家的重担全落在了罗明莲的肩上,她坚强地面对,承担起一个妻子和母亲的重任,自强自立,带领家庭积极阳光地融入社会,成为深受邻里敬重的好妻子、好母亲。
14廖德荣廖德荣:开阳县楠木渡镇中合村街上组人,原本廖德荣和丈夫都在一家沙厂打工,五年前公公患上了严重的前例腺增生,生活不能自理,她辞职回家安心照顾公公,医院检查身体,每天做好三餐端到桌前,帮公公洗漱,陪着公公散步,倒水给公公服药,天天如此,毫无怨言。周围群众都说,她比老人的女儿更像女儿,她像一个女儿照顾老父亲一样无怨无悔地照顾公公。她是中国千千万万留守妇女中的一员,多年来默默耕耘,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15陈胜莲廖德荣:开阳县楠木渡镇中合村街上组人,原本廖德荣和丈夫都在一家沙厂打工,五年前公公患上了严重的前例腺增生,生活不能自理,她辞职回家安心照顾公公,医院检查身体,每天做好三餐端到桌前,帮公公洗漱,陪着公公散步,倒水给公公服药,天天如此,毫无怨言。周围群众都说,她比老人的女儿更像女儿,她像一个女儿照顾老父亲一样无怨无悔地照顾公公。她是中国千千万万留守妇女中的一员,多年来默默耕耘,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16简兴宇简兴宇:开阳县永温镇重大项目办工作员,回到老人身边敬孝就是一种福,在尽孝心的同时,通过言传身教让子女学会孝敬老人,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正能量,正是以标本式的普通家庭默默贡献,带动孝老爱亲的良好道德风尚,把成千上万个平凡的事例汇集在一起,挺起了中国传统美德的脊梁。
17张昌友张昌友:开阳县永温镇永安居委会人,妻子蔡华仙身患糖尿病综合症,生活不能自理,与妻子结婚50余年。为了照顾妻子,他每天早早就起床做饭,给妻子端水喂药。无论春夏秋冬,晚上睡觉从没脱过衣服,休息时都睁着一只眼,生怕照顾不周到,有个闪失。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海誓山盟的诺言,只有默默付出和对爱的不离不弃,为对方的甘愿付出,谱写出一首普普通通的爱的赞歌。
18蒋万金蒋万金:开阳县紫兴社区世纪佳苑辖区居民,基层村干部退休人员,他虽退岗,但永不“退休”,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不求名利,为所在辖区党支部事业默默奉献他的光和热;在妻子患脑癌期间悉心照料,不离不弃,直至妻子离去,他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价值为辖区居民所赞颂。
19卢永志卢永志:开阳县金中镇丰厚村小学教师,任教期间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多年来悉心照料年过九旬的母亲,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良好的家风家教一直是他不停努力付出的信念,不管是亲人、邻里还是身边事,他都在做着一个厚德孝道的本分人。
20周福卉周福卉:开阳县紫兴社区米阳坡居民,她有一个普通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一家生活紧靠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微薄收入,她从无怨言,除了做好母亲职责外,还悉心照料常年生病的公公婆婆,与邻里相处和谐,互帮互助。是公婆心中的好儿媳,是街坊心中的好邻居。
21杨美红杨美红,女,汉族,年1月出生,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家庭子女。嫁入宅吉乡保星村李家湾以后,一边在家务农守候在外打工的丈夫、照顾家庭,一边主动承担照顾寨子里的五保户孤寡老人的重任,直到他们相续离世,街坊四邻对杨美红的行为赞不绝口,而被她照拂过的老人们对她更是没话说。
22郑江郑江,男,汉族,年9月24日出生于开阳县宅吉乡堰塘村。因舅舅从小瘫痪一直由外婆照顾,之后外婆去世,父母年老体弱,照顾舅舅变成了郑江一个人的责任。十年如一日,尽管家境贫困,郑江却从未放弃照顾舅舅,相反是随时激励着自己,支撑起家庭重任。郑江照顾瘫痪舅舅的事迹街坊领居无人不知,对其行为颇多称赞。
请为你心中的孝老爱亲好人投票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