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秋天开背,人活百岁”,秋天是做背部的黄金时期,身体内积聚了一个夏天的湿气,毒素和浊气,秋季正是排毒养颜的时候。
很多人不知道,做后背是为了什么。其实做后背,做的是五脏六腑,调的是心,肝,脾,肺,肾。疏通经络,袪除体内寒湿,促进背部经络的排毒、排汗功能,这才是调理疾病的根本。
背也是你的另一张脸
有很多人的背后都会长痘痘,那正是火气旺盛,体内有寒湿气和毒素排不出去淤积在那里形成的。
背部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膀胱经上则有人体五脏六腑相对应的俞穴,这些俞穴是运行气血、联络五脏六腑的通路,适当刺激可以起到振奋五脏六腑阳气的作用,疏通经络,袪除体内寒湿,促进背部经络的排毒、排汗功能。
养背方法01艾灸凡是养生,就离不开养阳,而艾灸,无疑是养阳的法宝。艾灸借助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温肾壮阳、拔毒散结、祛寒止痛的效果。
背部艾灸推荐4个穴位:大椎穴、风门穴、身柱穴和命门穴。
大椎穴:常被用于调理感冒、疟疾、颈椎病等等,人体诸阳之汇,是人体所有阳经交汇的一大要穴。
风门穴:常被用于调理一些外感风邪的疾病,像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脖子僵硬、胸背痛等。
身柱穴:常被用于调理感冒、哮喘、夜尿症等病症,特别是此穴用于儿童身上效果更佳,可以说是儿童的强身保健穴,经常艾灸小孩的身柱穴,孩子能够少感冒,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
命门穴:常被用于后背发凉、手脚发凉和腰酸腿寒这类有阳虚症状的疾病。
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经常艾灸背部,可以培补阳气,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02捶背、搓背、撞背和晒背捶背: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时进行,以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搓背法有预防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撞背:双足与肩同宽,背靠墙壁站立,约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松,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撞击下背部时,上身适当前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进行撞击。
注意撞背不能太过于剧烈,否则可能造成软组织损伤,甚至有一些人可能有骨质疏松,如果撞击严重,可能造成骨折。
撞击时意念贯注背部,使意气集中于腰、肩、背之间。可提升阳气,调节内脏,能使全身气血通畅。
晒背:能很好地起到补阳气的作用,而在中国古代《黄金内经》中就有“背为阳”的理论。现代医学也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的免疫细胞,通过晒太阳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可以选择傍晚晒背,有助于调理脏腑气血,温煦经络。晒的时间不宜太长,每次20-30分钟为宜。此外,晒的时候,可将双手搓热后摩擦后背的肾腧穴,有温肾助阳的作用。
常见病艾灸穴位指导:
一,风湿科
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网球肘、腱鞘炎、足跟痛、老寒腿、落枕
二,心脑血管科
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面瘫、抑郁症
三,五官科
鼻炎、咽炎、牙痛、眼睛干涩、近视、斜视、流泪症、白内障
四,胃肠科
便秘、结肠炎、胃炎、胃寒、胃下垂、胃癌、阑尾炎
五,呼吸内科
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甲状腺炎;
六,妇科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产后少乳、不孕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宫寒、盆腔炎、宫颈炎、尿道炎、乳腺炎、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腺肌症、产后风、乳腺癌、更年期综合症
七,美容科
去斑、减肥、狐臭、口臭、灰指甲、白发、豆豆
八,男科
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肾虚、阴囊湿疹、精液不液化、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
九,神经科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中风、失眠、神经衰弱、面瘫、癫痫
十,泌尿科
尿潴留、尿失禁、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肾炎
十一,小儿科
小儿感冒、小儿咳嗽、小儿遗尿、小儿腮腺炎、小儿泄泻、小儿惊风、小儿夜啼、小儿疳积、小儿疝气、小儿推拿、捏脊、四缝穴
十二,肿瘤科
鼻咽癌、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白血病
十三,其它
胰腺炎、肺气肿、改善微循环、甲亢、甲减、口腔溃疡、上火、祛湿气、甲状腺结节、肝炎、乙肝、脂肪肝、肾积水、头晕(眩晕)、脾虚、带状疱疹、淋巴结肿大、醒酒、戒烟、胆结石、胆囊炎、手麻、脚麻
艾灸学习课程
范长伟老师,讲艾灸7集单桂敏老师讲艾灸10集健康养生视频
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57集
曲黎敏:黄帝内经《四季养生》10集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共3部50集)武国中-养生就是养阳气6集陈金柱:女性健康专6题集6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