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上观新闻」到崇明庙镇合中村转一圈,印象最深的就是满目青翠:河道碧绿清澈,河堤两旁绿荫成片,水系串联林地耕地。在绿色“底色”的映衬下,合中村一方面注重优化人居环境,另一方面聚焦农旅融合新业态,以3.0版本的香朵开心农场为依托,探索全村域“微度假”发展模式。如今,村党支部书记龚汉超口中的“花园式村庄”已见成效,合中村先后获得“全国美丽宜居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党建引领,激活生态发展“绿”合中村位于庙镇西北部,全村共有28条河道,总长约2.8公里。经过多轮整治,全村水环境焕然一新,河道“颜值”大幅度提升。“如何长效维护河道整洁畅通,是一项挑战。”龚汉超认为,治水的核心在人,村里要求所有河道都由党员负责,并建立了轮值家庭河长制度。所谓轮值家庭河长制度,就是依照“承包到户、责任到人、分段包干、就近分配”的原则,将相关责任水域“派发”给居住在附近的党员,该党员会督促和落实责任水域的日常保洁工作。村里会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合格的奖励,不合格的通报批评。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村里河道污染的情况越来越少。引水河路民宅在合中村,“合家欢”是党建引领的一大特色品牌。全体村民开展了以“党员亮身份、群众亮特长,个人领岗位、家庭领责任,争当振兴先锋、争创合中传奇”为主题的新“双亮双领双争”先锋行动,挑选村民骨干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工程推进和质量监督,结合“”村庄治理共同体,发动全村村民家庭自觉开展宅前屋后人居环境整治。在家庭河长制的影响下,村民积极参与合中全域水环境治理。轮值党员感慨,“巡河工作一天比一天省力。”在治水的同时,合中村全力推进“五棚”整治、积极开展“小三园”建设,村容村貌及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宅前屋后环境优美。绿意中,有好风景也有新经济合中村的绿意不仅美了环境,也引来了投资。年,英伦风情民宿“香朵农场”落户合中,这个占地面积余亩的农场共有独栋民宿洋楼12座,房间48个,将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完美融合,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岛内外游客前来打卡。它的建造和发展,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通过租赁村民的闲置房屋,为签约农户带来房屋租金年收入;通过农事体验活动,使农户每年增加土地流转收入;此外,农场还提供厨师、饲养员、服务员等就业岗位,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据介绍,农场年劳务支出在万元左右。香朵农场今年3月,“香朵农场”入选上海市“五星级民宿”。30亩果园里四季花果飘香,沉甸甸的金色稻穗满载收获的喜悦,火红的枫树如片片赤霞。游客来到农场,可以体验蔬果采摘、垂钓、糕点制作、喂食小动物等项目,收获一份拥抱自然的快乐。据悉,接下来农场产业能级将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推进7.48亩乡村振兴点状供地项目,此外,还将追加投资1亿元推进项目二期建设,扩大住宿、餐饮、会展等相关设施规模,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住宿餐饮、农耕体验、亲子教育为一体的3.0版本休闲旅游基地。绿色,不仅是用来看的,更是用来触摸、感受和体验的。龚汉超说,近年来,合中村紧紧围绕森林特色资源,发展壮大翠冠梨特色经济果林农业和以香朵农场为龙头的休闲旅游产业。在合中村,建成了崇明第一家翠冠梨农业体验园,打造亩智慧林果经济示范点。“我们的翠冠梨水分多、甜度高,上海市民很喜欢。”由“村”到“区”的跨越式飞跃龚汉超介绍,西红花也是合中村的重要经济作物,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合中村以后,就在此扎下了根,至今村里仍有三四十户将西红花种植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伴随着永乐、合中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先后完成,再结合镇东村列入第四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序列,联益村参与年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的机会,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花红片区”的建设势在必行。未来,四个村将进一步统一规划,突出各村产业特点,实现片区联动。文字:欧阳蕾昵供图:黄嘉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honghuaa.com/xhhyl/1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