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藏红花、番红花
来源
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柱头,原产希腊和中东。现我国浙江、江苏、上海等引种成功,10~11月下旬,晴天早晨日刚出时采花,然后摘取柱头,随即晒干,或于55~60℃烘干
功效作用
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属活血化瘀药分类下的活血调经药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心经、肝经
药材性状
弯曲的细丝状,暗红色,顶端较宽,向下渐细似喇叭状,下端为残留的黄色花柱,顶端边缘显不整齐齿状,体轻,质松软,干燥后质脆易断。将柱头投入水中则膨胀,并散出色素,水染成黄色。气特异,味微苦
药理研究
抗凝血,兴奋子宫,抗肿瘤,改善记忆性障碍,兴奋肠道平滑肌。药理试验证明,本品有兴奋子宫、活血与止血、抗肾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抗自由基氧化、促进视网膜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使用禁忌
月经过多者及孕妇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经闭,经痛,产后腰痛:番红花2克,丹参15克,益母草30克,香附12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产后瘀血:丹皮、当归各6克,大黄4.5克,番红花2克,干荷叶6克,研末。调服,每日3次,每次6克,开水送下。(《青岛中草药手册》)
③治月经不调:番红花3克,黑豆克,红糖90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④治腰背、胸膈、头项作痛:番红花碾烂,合羊心、牛心或鹿心,用火炙令红色,涂于心上。食之。(《品汇精要》)
⑤治跌打损伤:番红花3克。煎汁,加白酒少许。外洗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⑥治吐血,不论虚实,何经所吐之血:番红花一朵,无灰酒一盏。将花入酒,炖出汁服之。(《纲目拾遗》引王士瑶方)
⑦治各种痞结:藏红花每服一朵,冲汤下。忌食油荤、盐,宜食淡粥。(《纲目拾遗》)
⑧治中耳炎:鲜番红花汁、鲜薄荷汁适量,加入白矾末少许,搅匀。滴耳中。(《青岛中草药手册》)
来源:中药查询网
图片:海南中药博物馆
版权声明
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honghuaa.com/xhhfy/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