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怒放的全缘叶绿绒蒿)
年6月3日,我率领友多山野考察队YouduoFieldExpedition前往祖国西南四川省甘孜州贡嘎山域东坡的田海子山考察那里的高山野生花卉。
在海拔余米的田海子山脚下的高山湖泊旁,我见到了在雪中怒放的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integrifolia(Maxim.)Franch.。
多年过去了,我总忘不了那次与它们的美丽相遇!
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下,它们是那样的娇艳......
那令人炫目的鲜嫩的黄色,是在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的高原上才会有的。
静静地坐在那里,脑海里浮现出我与绿绒蒿相遇的一幕又一幕的往事来。
第一次见到美丽的绿绒蒿是在年
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刚刚高考结束的我幸运的跟着我中学的20多个老师去九寨沟、黄龙旅行。
记得那天去黄龙风景区,清晨离开古城松潘后,汽车就在蜿蜒崎岖的山路艰难前行,上午11点左右,当汽车行进到距离雪宝顶雪山垭口不远处海拔米的一个缓缓的山坡时,一片红得异常鲜艳的花朵在草甸上随风摇曳。“好漂亮啊,老师,这是什么花?”,16岁年少的我好奇的问到。那天我没有得到答案,但那一朵又一朵艳丽的红色花,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
(红花绿绒蒿)
21年后,我才知道它的名字
年7月,我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巴郎山又一次与它相遇,艳丽飘逸如红绸般的迷人的花瓣,让我一眼就认出了它,它就是我21年前在松潘雪宝顶附近见到的那种红色花朵。
我用数码机记录下它美丽的倩影,但我仍然还不知道它的名字。
我上大学学习的是历史专业,多年的工作也和花卉植物不沾边。年8月,我在四川省甘孜州的丹巴考察研究碉楼建筑,在寻找一些碉楼的老照片时,发现早期拍摄碉楼数量最多、成像质量最佳的是一个叫威尔逊的英国人。后来在深入了解以后才发现,威尔逊并不是搞摄影的,他是个世界最杰出的植物猎人。
好奇心的驱使,让我想知道威尔逊到底采集和引种了多少种中国美丽的植物到欧美,就这样我推开了和走进了植物这扇大门,也让我在21年后,知道了我见到过的那种红色花朵的名字:红花绿绒蒿。
(绿绒蒿小版票)
很多年前我就在集邮,算得上是一个老集邮迷了。也许是巧合,年9月,我又收到了国家邮政局年9月19日发行的《绿绒蒿》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长叶绿绒蒿、总状绿绒蒿、红花绿绒蒿、全缘绿绒蒿四种绿绒蒿成为新的“国家名片”,时至今日,这1套4枚的《绿绒蒿》特种邮票,成为我最珍爱的藏品。
华丽绝伦的绿绒蒿,让我一见钟情!
年10月起,也许是印刻在我脑海里的那朵华丽绝伦的绿绒蒿的缘故,我开始调整友多山野考察队的考察重点,将 罂粟科绿绒蒿属的绿绒蒿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有49种,中国有40种、6个变种、1个变型,占全属总数的81%,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国的特有种。
绿绒蒿主要分布在海拔米以上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的高山、高原,美丽迷人的绿绒蒿属植物是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等地区的标志或者旗舰植物。
中国是世界绿绒蒿的分布中心,被誉为“绿绒蒿的故乡”。
(川西绿绒蒿)
绿绒蒿,我们对不起你!
在距今多年以前,艳丽迷人的绿绒蒿就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百多年来,欧美的植物采集人纷纷涌向中国,英国的普拉特、韩尔礼、威尔逊、福雷斯特、瓦德;法国传教士谭卫道、赖神甫、苏利埃、法尔热;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波塔宁;奥地利人韩马迪、美籍奥地利人洛克……他们费尽心思,历经波折,不远万里来到遥远东方的中国,采集了大量绿绒蒿的标本,将藏在深山的中国绿绒蒿引种回欧美。他们对中国绿绒蒿的兴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超乎人们的想象,他们在开发中国绿绒蒿和中国众多植物资源方面已经远远地走到了我们的前面。
(多刺绿绒蒿)
目前,欧洲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绿绒蒿栽培技术,在英国Wisley皇家园艺学会基地已建立起完善的绿绒蒿种植管理系统。绿绒蒿在英国较凉爽的北部和西部,已被成功地引入庭院种植,供人观赏。
遗憾的是,当这些源自中国的美丽,在世界各地美化别人的国土、装扮别人的家园时,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honghuaa.com/xhhfy/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