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江区,有一个非常美的镇,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果。而且这个镇在以往还是梅县人通往江西的必经之地,相传唐朝的一名宰相也曾经过那里并留下诗句。下面,就跟随我们的镜头走进梅江区城北镇。
梅江区城北镇位于梅城北部——“梅城之北,故名城北”。城北位于梅城的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山水风光迷人,12万亩山林、干才水库等22座山塘水库令城北镇,连成了梅州城区北部天然生态保护屏障。
出发前,我们的记者婉超给了摄制组的小叶一大包盐,这又是为何呢?别急下面就给各位揭晓答案。摄制组第一站来到了城北镇玉水村。玉水村距离市区有15公里车程,位于城北镇干才水库上游的一个丘陵山间盆地。玉水村的水系十分独特,山溪自北向南流入玉水盆地,在玉水盆地形成“环流”,然后折返由南向北流入干才水库,构成了“风水环境”中“玉带”吉势,故称为玉水。在玉水村,一条有着光滑石板的石砌小路令摄制组停下了脚步。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朱久胜走上前为大伙揭晓了谜底。朱久胜告诉记者,这条小石板路若是放到现在应该被称为省道,这可是以往梅县人挑盐上江西,然后换取江西土特产的必经之路,期间往返就需要半个月。原来,眼前的便是有着历史印迹的粤赣盐商古道,梅江区不可移动文物——龙上口驿道遗址。城北镇玉水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朱久胜告诉摄制组,从古至今,广东产盐但缺粮,江西多粮却缺盐。由于粤赣两地大山相隔,两省的货物便由人力运输,海盐从潮汕地区走水路逆江而上,运至梅城的码头后,改为陆路由挑夫肩挑北上,经过玉水村再经梅县大坪、平远石正进入江西,整个挑担路程约多公里。因为能挣钱帮衬家用,一些勤劳的客家妇女也加入了“挑担”行列,逐渐,一支客家妇女挑盐上江西的挑担大军悄然涌现。朱久胜告诉记者,以往这里遍布客栈、当铺和拳馆一些重要的设施,许多过客都会在此休整一晚再重新出发,这也说明了当时途经此处的人流量是非常大的。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玉水村依然是粤赣两省的重要驿站。在这古道上,担着百斤重担的勤劳客家妇女,用她们的大脚,在这一块块光滑的石板上留下磨砺的印迹,汗水滴进了石板路上,浸润着历史的年轮。
朱久胜(山歌):穷人日子苦难当,路远迢迢来挑担,食多食少都要去,脚盘血水流脚踵……
广告时间
广告时间
在玉水村,村民口中还流传着这样的红色故事。富版堂的屋主之一朱久胜指着屋内的一块石碑向摄制组介绍,年10月31日,朱德军长率领红四军攻打梅城,直到下午5点钟仍难攻下。这时,朱德军长听闻外地敌人援军将到,便命撤出战斗。撤离时,红四军途经玉水村,朱德军长等人还在村里的“富版堂”住宿。
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朱久胜:当时朱德、陈毅、朱云卿经过这里时,留宿一晚,天亮离开前往井冈山。因为当时士兵都留宿村子周围,当地村民一开始有些害怕,但第二天发现红军摘了菜之后留了菜钱,后面就知道这叫红军。
玉水村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风景优美、环境怡人,全村山林面积1万多亩,种植水果亩,主要以金柚、李树为主,属于典型的客家农业村。
说起树木,记者借机向小叶隆重介绍了当地一对结婚周年的“老夫妇”。也就是我们现在眼前见到的一对古榕树了,当地人亲切地称其为榕树公公和榕树婆婆,两棵树两守相望了年。
相传,玉水村的先人到玉水安居前,受高人指点,请来外地乞丐在村西、村东种夫妻树各一棵,村东为夫被称为“榕树公公”,村西为妻树称为“榕树婆婆”,两树遥相对望。
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朱久胜:榕树婆婆的榕树果实很好吃,可以爬树,也可以捡掉下来的榕树果实。而另一边则是榕树公公,它是不会结果的,这两棵树种在这里都有四五百年了。
令人感到特别惊奇的是,“榕树公公”帅气高冷,长势陡峭,“榕树婆婆”和蔼可亲,长得低矮,孩童可以轻易爬上树玩耍,就像扑进奶奶怀里一般,两棵大树竟真的像是男子与妇人,个性分明!朱久胜告诉记者,榕树婆婆树皮显出独特的红色,就像是女子爱穿红衣一般。
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朱久胜:这棵大树不仅在夏天时比较阴凉,并且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没有蚊子,也算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
摄制组在两棵大榕树下拍摄许久,还真是没有受到蚊虫的骚扰,确实神奇。盛夏,来玉水村避暑,这里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
广告时间
广告时间
在离梅城16公里的城北镇群益村,还有一座非常特别的纪念亭,当地人称之为“相公亭”。现如今,亭内分别供奉着三座塑像,分别为韩愈、刘元城及张九龄。三位文官“大咖”为啥会供奉在此?了解梅州历史的朋友对韩愈跟刘元城可能会比较熟悉,可唐朝宰相张九龄的塑像,为何会出现在梅州这样一个小山村中的纪念亭里呢?
相传,在多年前,韶关举子张九龄上京赶考,路过群益村时,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他随口便吟诗一首。
从群益村的党支部书记谢伟光口中得知,纪念亭中所刻的正是张九龄留下的四句诗——层峦纵翠,涧水流音,山鸟催人,鲜花照眼。
群益村的党支部书记谢伟光向摄制组介绍,据村里的老人相传,张九龄当时在村里停留了2晚,他发现村民病痛较多,便指导当地的群众清理屋前屋后遮阳的大树,消除瘴气。
谢伟光告诉记者,张九龄当时的善举正是为了当地的百姓着想,他想让当地的百姓少一些病痛,所以后人会敬仰他的正气。
相传,张九龄走后,村中果然锈水断流,黄疸病锐减……后来,村民们得知张九龄科考及弟,官至宰相,为纪念这位爱民的举子,村民们便将他曾经驻足吟诗的地方称为“相公坪”,在这里建起了一座纪念亭,称之为“相公亭”。
时间流逝,早年的“相公亭”早就湮没在历史的风雨中,但当地人的心中,这个故事一直在心中,直至年,村民们和乡贤一致要求重建相公亭,经过20多年的努力,9年,这座千年文物古迹按原址建成。
多年前,张九龄被城北镇群益村的花海迷住,留宿2晚。多年后,城北镇的花海再次大放异彩。年,城北镇被获评省花卉专业镇。
作为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樱花谷,桐花谷,玉水李花,千亩兰花……花海城北用3多亩的花卉迎接每位游客的笑脸。2月,玉水村的李花漫山遍野,洁白秀美。3月,樱花盛景,令整个城北都被惊艳。4月,桐花盛开,犹如皑皑白雪。
5月,在爱丽丝庄园里,玫瑰、月季、硫华菊等鲜花正在怒放,再加上形态各异的西式小木屋为特色,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在城北镇,不仅有观赏的花,更是有美味的花,接下来,我的摄制组将会向大伙介绍一种好看又好吃的花,不仅如此,梅州人还会它来制作一种最豪华的及第汤。
在城北镇的一个石斛基地里,成片成片的铁皮石斛已经盛开,先进的喷淋系统正对石斛进行加湿。“铁皮石斛、天山雪莲、百年首乌、深山灵芝…”要知道,我国的药典中的九大仙草之首,便是眼前的铁皮石斛啦!石斛花开,花色金黄,灿烂多姿,清香宜人。铁皮石斛花产量并不高,克铁皮石斛才能采到1克花,因此,它极其珍贵。工人向摄制组介绍,每到现在这个季节的周末,就会有不少市民前来动手采剪石斛花。原来,还真有好看又好吃的花呢。
这个石斛基地位于城北镇扎上村,距离梅州城区约4公里,现有占地亩。该基地负责人罗迪玲向摄制组介绍,他们一家是做药材生意的。10多年前,他们发现,铁皮石斛是个提高免疫力的好东西,但价格实在太高,很多人吃不起。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价格原因,许多人都望而却步,于是他们想到了自己引进并大规模种植,通过现代技术提高产能,让寻常老百姓买得起、吃得起。
通过现代化的大棚管理技术,不但要控温,还要控湿,就这样,这个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也飞进了咱们梅州的“寻常百姓家”。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开始要卖到1元一斤的新鲜铁皮石斛,现在需要4、元便可以买到。
近年来,这个石斛基地通过铁皮石斛新品培育、种苗繁殖、鲜品加工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成为了省、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多年来,基地借助石斛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台,吸收农户就业,带动多名社员发展石斛种植多亩。
这边正在聊天,石斛基地一旁的食堂里,铁皮石斛鲜花宴做好了。刚刚采剪的铁皮石斛便成了菜,端了上来。
新鲜的石斛加上石蜂糖,便成了眼前琥珀色的浓稠石斛汁,在夏天喝,不但能消暑解郁,还能调节肠胃、增强抵抗力。喝上一口,口齿留香。此外,还有石斛花炖鸡、石斛豆腐、石斛花煎蛋……这不,有人在梅州人“独宠”的及弟汤上,加了石斛花,令这道特色小吃身价倍增。
明晚《民生》“美丽乡村行”摄制组将带大伙继续到城北镇边玩边吃,此外,还将介绍城北镇的“民国风”网红打卡点,还有现采现摘的果瓜蔬菜。明晚,不见不散!
您所在的地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欢迎告诉我们,也许下一期就会到访到您家乡哦!
这3篇文章梅州人都在看
?九部门发文:遇到这九类情形,立即报案!
?最新进展!崇雅培训机构事件安置方案“出炉”,家长们看法不一,您怎么看……
?梅城一少儿编程中心关门,急坏多名学员家长!
温馨提醒:如果您的物品丢失了,可在《民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honghuaa.com/xhhfy/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