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
三
FU
伏
JIU
灸
《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寒来暑往,对人体关系重大,在春夏季节温补阳气,可以治疗及预防冬天容易发生的虚寒性疾病,而三伏天是一年最热的节气,此时“养阳”事半功倍!
什么是三伏灸
三伏灸是一个系统养生法,它涵盖了伏前、初伏、中伏、末伏四个养生阶段。如果单单只是在某一个阶段艾灸一两次,没有进行系统养生,最终难以取得理想的保健作用。因此,在三伏天到来之前进行艾灸,起到养阳扶阳,补足气血的作用。
三伏灸法
1
督灸疗法
督灸疗法是集督灸粉、姜疗和艾灸治疗作用于一体,在督脉上施以“隔药灸的一种特殊的艾灸法,是在传统中医外治铺灸的基础上创立的新技术,具有调和阴阳,通经活络、固肾壮阳、健脾和胃、壮骨透肌、通痹止痛的功效。
适用于督脉诸证和慢性、虚寒性疾病。
1、调理亚健康状态:调节怕冷体质、虚弱、易感冒、易疲劳、精力不足、易失眠等。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缓解期和慢阻肺等。
3、痹症: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
4、与脊柱相关的疾病:腰痛病、腰椎和颈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
1、高XX,男性,64岁,主诉全身怕冷,颈项部不适,身体抵抗力差,容易出汗,容易感冒。
做督灸调理后反馈:效果非常明显,全身怕冷明显减轻,身体抵抗力增强,感冒次数减少。
2、刘XX,女性,52岁,主诉腰背部冷,四肢冷,尤其是右腿冷。
做督灸后反馈:腰背部及右腿冷明显改善,走路也有劲了。
2
任脉灸
任脉属于“奇经八脉”,总任一身之阴经,有“阴脉之海”之称。任主胞宫,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以神厥为中心的大腹部包括了内脏中许多重要的器官,分布着任脉、冲脉、带脉、脾经、胃经、肾经等多条经脉,还有很多脏腑的募穴。在腹部铺姜泥,再在姜泥上放艾绒,点燃施灸,具有温肾壮阳、补精益髓、行气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等功效。
脾胃虚寒、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宫寒、盆腔炎性疾病等。
张XX,女性,60岁,精神欠佳,少气懒言,特别怕冷,尤其是胃脘部怕冷,三伏天穿薄棉衣,长期腹泻。
做任脉灸后反馈:精神好转,腹部怕冷情况明显改善,腹泻次数减少。
三伏灸时间
初伏灸: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灸:7月21日—7月30日
加强灸:7月31日—8月9日
末伏灸:8月10日—8月19日
优惠活动
医院针灸一科
优惠活动火热来袭
买4次督灸或任脉灸送三伏贴4次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honghuaa.com/xhhgn/10730.html